錨定建成教育強國戰略目標扎實邁進
“建成教育強國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夢寐以求的美好愿望,是實現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、民族復興偉業的先導任務、堅實基礎、戰略支撐。”6月1日出版的第11期《求是》雜志發表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文章《加快建設教育強國》。這篇重要文章,是2024年9月9日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,整體擘畫教育強國建設的戰略圖景,發出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的動員令,從5個方面對推進教育強國建設作出系統部署,為我們朝著既定目標扎實邁進、奮力譜寫教育強國建設嶄新篇章提供了根本遵循。
教育興則國家興,教育強則國家強。黨的十八大以來,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把教育作為國之大計、黨之大計,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,作出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、加快教育現代化的重大決策,確立到2035年建成教育強國的奮斗目標,推動新時代教育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、發生格局性變化。細看《加快建設教育強國》這篇重要文章,深刻回答了為什么要建設教育強國、建設什么樣的教育強國、怎樣建設教育強國等重大問題,我們要深入學習領會、掌握核心要義,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,堅定信心、勇毅前行,為實現建成教育強國的宏偉目標而不懈奮斗。
建設教育強國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,國家要強盛、民族要振興,基礎在教育,關鍵靠教育。破頑疾,深化教育評價改革,教育功利化傾向得到進一步扭轉;護公平,各地積極推進高考綜合改革,促進公平、科學選才、監督有力的體制機制更加健全;拓路徑,實施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,人人皆學、處處能學、時時可學正加速實現……今天的中國,已建成世界最大規模且有質量的教育體系,擁有各級各類學校50萬所左右,有約3億學歷教育在校生,專任教師近1900萬,每年向經濟社會主戰場輸送1100萬名大學生。不過,也必須清醒認識到,我國在建設教育強國上仍存在不少差距、短板和弱項,實現從教育大國向教育強國的跨越依然任重道遠。
百年大計,教育為本,如期建成教育強國任務艱巨、時不我待。放眼當下,距離2035年建成教育強國只有10年左右的時間,使命光榮、責任重大。新征程上,我們要建成的教育強國,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強國,應當具有強大的思政引領力、人才競爭力、科技支撐力、民生保障力、社會協同力、國際影響力,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、民族復興偉業提供有力支撐。我們堅信,只要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屬性、人民屬性、戰略屬性,進一步增強使命感、責任感、緊迫感,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,必將把宏偉藍圖一步步變成美好現實,以教育之強夯實國家富強之基。
國勢之強由于人,人材之成出于學。當今世界的綜合國力競爭,說到底是人才競爭,人才越來越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性資源,教育的基礎性、先導性、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顯。面向未來,讓我們以百年樹人的戰略眼光,以百舸爭流的奮斗姿態,主動超前布局、有力應對變局、奮力開拓新局,勠力同心、銳意進取,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,在新征程上更好譜寫教育強國建設嶄新篇章,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、民族復興偉業提供有力支撐!(王蘇語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