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爆“蘇超”見證“挑大梁”奮進活力
端午假期,“蘇超”第三輪比賽在江蘇多地進行,幾乎場場爆滿。6月1日南京隊對陣無錫隊的比賽采取付費售票模式,放票3次均被一搶而空。
沒有足球巨星站臺,沒有天價轉播加持,然而江蘇省城市足球聯賽卻讓全省球迷熱血沸騰。據江蘇省體育局統計,截至目前“蘇超”已吸引了超過18萬名球迷涌入各個主場城市現場觀賽。在南京五臺山體育場,一萬五千名觀眾將“鹽水鴨VS水蜜桃”的戲謔對決化作震耳欲聾的吶喊;在徐州奧體中心,兩萬張門票秒罄,球迷雨中揮旗的畫面在網絡刷屏;在連云港,賽場周邊的特產攤位前人頭攢動……“蘇超”不僅呈現了樸素熱愛的體育盛宴,還有消費熱情與城市榮耀交織升騰的盛況,在體育本真與經濟脈動的鮮活敘事之中,讓“跟著賽事去旅行”的生動圖景在全省各大賽場完美呈現。
“蘇超”引發的經濟數據正在不斷更新,而賽場迸發的城市精神更加令人動容。快遞小哥、小吃店主、消防隊員,他們白天奔波于本職崗位,夜晚馳騁綠茵為家鄉榮譽拼搏;門將手指骨折卻撲出關鍵點球,高中生球員沖刺至抽筋仍未放棄;蘇州無錫“蘇南德比”戰平、“保住太湖”與“守住機場”段子傳遍全網,南通連勝讓“真南哥”稱號登上熱搜,官方玩梗“比賽第一,友誼第十四”火爆全網……“蘇超”沒有一場球是好踢的,因為在最早誕生蹴鞠文明的這片土地上,十三座城市都以毫不保留地拼搏去贏取城市榮光。激情澎湃的“散裝江蘇”,既涌動著前所未有的足球熱浪,還綻放出百舸爭流的奮進熱潮。
“蘇超”的火爆,源于經濟硬實力與文化軟實力的同頻共振。徐州與宿遷的對決被網友稱為“楚漢爭霸”,淮揚兩城的“舌尖德比”美食文化融入賽事符號,《新華日報》海報將大運河化作綠茵場的中軸線……吳韻漢風的厚重文化積淀與位居全國前列的經濟底氣,讓“蘇超”融匯千年文脈與經濟基因而破圈。熱度非凡的“蘇超”催生廣大市民參與意愿,十三座城市以此為契機,“八仙過海各顯神通”紛紛激發球迷消費熱情,城市之間的溝通交流反過來又不斷強化地方文化認同……透過“蘇超”樣本,展現出擔當“走在前、挑大梁”使命的江蘇,正將十三座城市的獨特動能轉化為融合勢能,為探索中國式現代化的省域實踐集聚合力。
盡管城市足球聯賽的終場哨聲一定會吹響,但是“蘇超”激活的奮進荷爾蒙已在江蘇大地奔騰不息。火爆“蘇超”不僅證明了體育賽事的生命力根植于人間煙火,還詮釋了“散裝江蘇”如何讓城市競爭升華為融合共贏。第四輪城市聯賽即將打響,十三座城市、乃至江蘇全省朝著奮進目標奔跑前行,這股活力爆棚的動能更加值得期待!(連強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