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糧穩產豐收彰顯“中國飯碗”成色十足
7月10日,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25年全國夏糧生產數據顯示,全國夏糧總產量2994.8億斤,其中小麥產量2763.2億斤,實現穩產豐收。據了解,今年夏糧穩產豐收是在2024年高基數基礎上取得的,特別是在今年河南、陜西等主產區發生了較重旱情以及諸多挑戰下,取得這樣的“成績單”,更加殊為不易。可以說,今年夏糧穩產豐收,不僅為全年糧食生產實現1.4萬億斤左右目標打下了基礎,也為應對復雜嚴峻國際形勢、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提供了有力支撐,更為“中國飯碗”成色十足寫下生動注腳。
“五谷者,萬民之命,國之重寶。”夏糧是全年糧食生產第一仗,一般占全年糧食總產量的1/5,其中9成以上是小麥。近年來,國際糧食供應格局動蕩,糧食安全重要性凸顯,去年我國糧食總產量首次突破1.4萬億斤,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把糧食產量預期目標定為1.4萬億斤左右,應該說糧食生產任務十分艱巨。現如今,夏糧產量實現2994.8億斤的穩產豐收,充分表明中國有條件、有能力、有信心依靠自身力量讓“中國飯碗”裝得更滿、端得更穩、成色更足。
糧食安全是“國之大者”,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。從2013年我國糧食總產量首次突破1.2萬億斤,到2015年突破1.3萬億斤,再到2024年突破1.4萬億斤……黨的十八大以來,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國家糧食安全,始終把解決好十幾億人口的吃飯問題作為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,我國糧食總產量實現高位增產、不斷躍上新臺階,糧食安全的基礎持續夯實,有力回答了“誰來養活中國”的問題。看當下,夏糧穩產豐收,背后是嚴守糧食面積、千方百計提高單產、提高糧食生產抗風險能力等的結果,是拼出來、搶出來的。
夏糧穩產豐收為全年糧食生產開了個好頭,但對我們這樣一個有著14億多人口的大國來說,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是一個永恒的課題,任何時候這根弦都不能松。一方面,隨著人口結構變化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,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糧食需求還將呈剛性增長趨勢,糧食供求緊平衡態勢長期存在。另一方面,國際形勢復雜嚴峻,確保糧食安全的弦一刻也不能放松。特別是近期頻繁的極端天氣提醒更我們,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永遠是“進行時”。必須清醒的認識到,糧食生產一環扣一環、一季接一季,馬虎不得、大意不得。
“手中有糧,心中不慌。”新插的水稻秧苗茁壯生長,郁郁蔥蔥;新播的夏玉米、夏大豆披上新綠,浸漫四野……放眼沃野田疇,秋糧長勢良好,新的豐收正在孕育。我們堅信,只要始終繃緊糧食安全這根弦,把糧食生產抓緊抓牢,就一定能把“中國飯碗”牢牢端在自己手中,以更穩固的糧倉支撐經濟社會大局,以更堅實的底氣應對風險挑戰,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筑牢堅實根基!(王蘇語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