錘煉工作“硬作風”,打造營商“軟環境”
營商環境是區域發展的軟實力和核心競爭力,也是檢驗干部作風的“風向標”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,優化營商環境要一手抓改革,打通制約高質量發展的堵點卡點;一手抓干部教育管理,引導干部增強大局意識、服務意識、誠信意識、廉潔意識。江蘇作為經濟大省,始終將優化營商環境作為高質量發展的“生命線”來抓,銳意探索,篤行實干,為澎湃的經濟脈動注入源源不斷的強勁動能。廣大黨員干部要以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為契機,以釘釘子精神深化作風建設,以更加硬實的作風助推營商環境的優化,為江蘇省經濟社會高質量跨越發展賦能添效。
用好政策“及時雨”,主動上門“精準滴灌”助紓困。今年來,江蘇省構建起“1+5+13+N”的營商環境政策體系,一體推進政策、市場、政務、法治、人文“五個環境”建設。從推動經濟率先整體好轉的“42條”,到促進持續回升向好的“28條”,政策組合拳招招精準、拳拳到肉。2023年,全省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費高達2185億元,實實在在為市場主體“松綁減負”。政策是企業發展的“及時雨”,只有嚴執行、快落實,才能盡快釋放出紅利。廣大黨員干部作為政策落地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應化身政策“宣傳員”和“實干家”,主動打破“管理者”定位,變“坐等敲門”為“主動上門”,變“企業追政策”為“政策找企業”,為企業量身定制個性化、增值化服務套餐,讓好政策真正變成企業發展的“定心丸”。
筑牢法治“金鐘罩”,依法行政“公平透明”護發展。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,是市場信心的基石。江蘇將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深度融入法治江蘇建設大盤子,《江蘇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》重磅落地,《打造公正透明法治環境實施方案》配套出臺。司法利劍高懸,全省法院重拳打擊侵犯知識產權犯罪,強化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司法,一批標志性案件的審結,有力捍衛了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,讓企業在陽光下茁壯成長。黨員干部必須做依法行政的表率,既要親而有“度”,又要清而有“為”,恪守“法無授權不可為、法定職責必須為”的準則,主動從“管理本位”向“服務本位”轉型,依法辦事、堅守底線,通過清而有為的服務全力護航企業發展。
跑出服務“加速度”,用心用情“一次辦好”暖企心。“放管服”改革是提升營商環境的“先手棋”。江蘇持續深化營商環境成效顯著,企業開辦平均用時壓減至1.5天,12項涉企高頻事項實現“跨省通辦”,“告知承諾”“容缺受理”等創新舉措走在全國前列。“一企來辦·蘇稅援”等智慧服務平臺,讓企業辦事像“網購”一樣便捷。黨員干部要以當前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為契機,牢固樹立“店小二”服務意識,形成“有求必應、無事不擾、有諾必踐”的服務自覺。要把“最多跑一次”改革做實、做深、做好,讓數據多跑路、企業少跑腿,著力革除“門難進、臉難看、事難辦”作風頑疾,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。要加強業務修煉,提升服務“內功”,要主動搭建“連心橋”,暢通政企溝通渠道,及時響應訴求,用心用情為企業紓困解難,讓服務的溫度成為江蘇營商環境的亮麗名片。(谷舒)